当前位置:首页 > 魅力阳东 > 历史文化
历史文化
文章来源: 阳东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   发布时间: 2023-03-02 09:47    浏览次数: -

    阳东,因地域处于原阳江县的漠阳江东部而得名。阳东原属阳江县的一部分。据《阳江县志》(2000年11月第一版)、《南粤阳东》等记载,汉高祖十一年(公元前196年),赵佗据为南越国,阳东属南越国地域;汉武帝元鼎六年(公元前111年)置高凉县,属合浦郡,县治在北部(今区内大八镇古城村),阳东区属高凉县境内。

    魏文帝黄初元年(220),吴孙权分高凉县设高凉郡,属广州,领安宁(今阳江市江城区及阳东区部分境地)、高凉(以今阳东区大八镇古城、塘坪镇及江城区双捷镇上塘一带为中心的地域)、西平(今江城区平冈镇、阳西县程村镇、江城区白沙街道并以白沙圩、旧州城为中心的地域)三县。高凉郡治安宁(今江城区),高凉县治在今阳东区大八镇古城村,后迁至西平县旧州城(今江城区白沙街道)。

    梁武帝大通元年至二年(527~528),以高凉郡为中心设高州,改安宁县为高凉县,县治仍在今阳东区大八镇古城村。从汉代起,大八古城、白沙旧州城分别为高凉县、西平县县治。

    隋初,废郡为县;隋炀帝大业二年(606),设阳江县。今阳东区为阳江县境。

    唐武德四年(621)十一月,冯盎(冼夫人的孙子)归唐,废高州都督府,以原属高州府之阳江、西平、杜陵、齐安为域设恩州,州治阳江。今阳东区为恩州区域。

    宋仁宗庆历八年(1048),改恩州为南恩州。明太祖洪武元年(1368),废南恩州,阳江为县,今阳东区为阳江县区域。

    清同治六年(1867)四月,阳江县升格为直隶州。越三年阳江直隶州改为阳江直隶厅。光绪三十二年(1906),又恢复直隶州建制。辛亥革命后,1912年废阳江直隶州为阳江县。自汉至清,阳东始终皆属原阳江县区域。

    1949年10月,阳江解放,原阳江县属粤中专区所辖,1952年改属粤西行政公署,1956年又改属湛江专员公署。1983年9月归江门市管辖。

    1988年1月7日,阳江撤县设市(地级),将原阳江县所辖行政区域分别设立阳西县和阳东区、江城区。4月2日,阳江市阳东区人民政府挂牌成立,区政府驻市区万福路1号。

    1991年6月22日,经省人民政府同意,国务院批准,撤销阳江市阳东区,设立阳东县,管辖原阳东区的行政区域,县府所在地为新建设的东城镇;同年7月1日,原区委、区政府在东城镇举行阳东县成立挂牌仪式,县政府临时驻县城广湛公路旁(今东风四路150号)。1993年7月1日,县委县政府办公大楼竣工剪彩,此后,县政府驻县城德政路1号新落成的县委县政府大院。

    2014年10月20日,经省人民政府同意,国务院批准,撤销阳东县,设立阳江市阳东区,管辖原阳东县行政区域。2015年1月21日举行阳江市阳东区成立挂牌仪式。

    阳东历史文化渊源久远,民间文化艺术主要有民歌、书法、绘画等尤具特色,文学、诗词、书画、音乐、舞蹈、摄影等文艺团体活跃。祖先留下了很多极有价值的古遗址、遗迹、古文物较多,有海朗城、莲塘驿、北津独石塔、将军第、吉水寺、雅韶十八座以及大沟古桥、笏朝村涌桥、龙眼井、仙人井、国带井等遗址遗迹;有元迪郎保章御医谭甫公墓、大澳万人坟、官山等古墓葬。出土的古文物有春秋战国时期的编钟,古代兵器铜钺、铜斧、铜短剑、铜矛,巨大的千年古樟等。

Baidu
map